颂古五首 其二

问处分明答处端,还同双剑倚天寒。
一从楼阁门开后,满面惭惶无处安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禅意的对话场景,核心探讨"问答"背后的深意。

前两句"问处分明答处端,还同双剑倚天寒"用双剑直指苍穹的意象,比喻问答双方都直指问题本质。就像两把利剑同时出鞘,寒光凛冽直冲云霄,说明提问者问得清楚,回答者也答得透彻。这种直来直往的对话,展现出一种锋芒毕露的智慧交锋。

后两句笔锋一转:"一从楼阁门开后,满面惭惶无处安"。当真理之门(楼阁)突然打开时,提问者反而不知所措。就像突然被强光照射,所有的准备和预设都失去了意义,只剩下最真实的窘迫与惶恐。这种反差生动展现了:当真正面对终极真理时,人类智识的局限性和本能的敬畏感。

全诗通过"锋芒相对"到"手足无措"的转变,揭示了一个深刻哲理: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完美的问答,而在于认识到认知的边界。就像我们苦苦追寻某个答案,但当答案真正呈现时,往往超出我们理解的范畴,反而让人感到渺小。这种对认知局限的坦然接纳,正是禅宗智慧的体现。

释如琰

释如琰(一一五一~一二二五),俗姓国,宁海(今属浙江)人。十五出家净土院,十八祝发,二十游方,得法于佛照德光。历住南剑之含清、越之能仁、明州之光孝、建康之蒋山,终住径山。赐号佛心禅师,丛林敬称浙翁。理宗宝庆元年卒,年七十五。事见《平斋文集》卷三一《佛心禅师塔铭》。今录诗五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