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东汉遗迹的孺子亭送别友人时的深情场景。诗中,“东汉久无国,南州犹有亭”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东汉早已不在,但亭子依然矗立,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传承。“虚楹过日白,老树入湖青”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亭子的柱子因为日晒而变白,老树的影子映在湖中,显得格外苍翠,这些自然景象增添了岁月的沧桑感。
“岁晚送僧去,天寒行独经”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岁末时节,天气寒冷,诗人独自一人经历这份离别的孤寂。“搔头双桧侧,余发故星星”则通过动作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感慨和自嘲,他在双桧树旁搔头,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斑白,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历史遗迹、自然景象和人物动作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刻,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