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夜里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充满了无奈和哀愁。
首联"惆怅桓家作马曹,渴来枉自忆松醪"写主人公在军中担任马曹这样的小官,感到郁郁不得志。口渴时想起家乡的美酒,却只能空想,暗示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颔联"雨添秋汛涛声大,月近黄河露气高"用秋雨、涛声、冷月、寒露等意象,营造出萧瑟的秋夜氛围。黄河边的军营环境艰苦,更添凄凉。
颈联"笳鼓半城吹断雁,星辰午夜逼征袍"写军营的号角声惊飞了大雁,深夜的寒星仿佛要刺透征衣。这些细节生动表现了戍边生活的艰辛。
尾联"凉天辜负文衾滑,归计年年折大刀"最是动人:凉爽的秋夜本适合盖着丝被安睡,却只能在军中度过;每年都计划回乡,却像折断的大刀一样无法实现。这个比喻形象道出了归乡无望的痛苦。
全诗通过军营生活的细节描写,将个人命运与边塞环境融为一体,表达了古代军人共同的思乡之苦和身不由己的无奈。诗中"断雁"、"征袍"、"大刀"等意象都充满边塞特色,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份苍凉与惆怅。
袁树
(1730—?)浙江钱塘人,字豆村,号香亭。袁枚从弟。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肇庆知府。工诗画,精鉴别。有《红豆村人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