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荔浦先生《六砚草堂诗集》后
矜才病凌乱,夸博苦堆垛。
原厥正始音,二者无一妥。
先生论诗法,燎然若观火。
苦心追甫白,抗志逼阮左。
穿穴贯古今,灵根辟关锁。
长句力稍弱,峭折趣亦颇。
余体极精奥,刚健含婀娜。
我本不羁人,疏节而礌砢。
下笔忽千言,余子笑琐琐。
惟有读君诗,顿觉我词伙。
非我好自抑,君诗实胜我。
世俗少知音,郁郁情无那。
凤凰鄙燕雀,修蛇贱蠃蜾。
笑喜誉则忧,不须计幺么。
抱此见先哲,点首定许可。
原厥正始音,二者无一妥。
先生论诗法,燎然若观火。
苦心追甫白,抗志逼阮左。
穿穴贯古今,灵根辟关锁。
长句力稍弱,峭折趣亦颇。
余体极精奥,刚健含婀娜。
我本不羁人,疏节而礌砢。
下笔忽千言,余子笑琐琐。
惟有读君诗,顿觉我词伙。
非我好自抑,君诗实胜我。
世俗少知音,郁郁情无那。
凤凰鄙燕雀,修蛇贱蠃蜾。
笑喜誉则忧,不须计幺么。
抱此见先哲,点首定许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读了荔浦先生的《六砚草堂诗集》后所写的感想,表达了对他诗歌的钦佩和对自己的反思。
首先,作者批评了一些常见的诗歌创作问题:有些人因为过于炫耀才华而显得凌乱,有些人则因为追求博学而堆砌辞藻,这两种方式都不够妥当。相比之下,荔浦先生的诗歌创作方法却非常清晰,仿佛一眼就能看透。他用心追随着杜甫、白居易等古代大诗人的脚步,志向高远,甚至能与阮籍、左思这样的大家比肩。他的诗歌贯通古今,灵性十足,像打开了思想的枷锁。
接着,作者评价了荔浦先生的诗歌风格:他的长篇诗作虽然力量稍显不足,但有一种独特的峭折趣味;而其他体裁的诗歌则极为精妙,既有刚健的力量,又带有柔美的韵味。作者自谦说自己是个不拘小节、性格粗犷的人,写诗时常常下笔千言,显得琐碎。但读了荔浦先生的诗后,他感到自己的诗作相形见绌,认为荔浦先生的诗歌确实胜过自己。
最后,作者感叹世俗中真正懂得诗歌的人很少,自己心中难免有些郁闷。他把自己比作凤凰和修蛇,不屑于与燕雀、小虫为伍。他认为,真正的诗歌创作不应在意别人的赞誉或嘲笑,重要的是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他相信,如果荔浦先生能够与古代的先贤相见,一定会得到他们的认可。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自省,表达了对荔浦先生诗歌的由衷赞赏,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真挚态度和高远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