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溪砚
砚凤池,石龙尾,金其声,玉其理,文字之祥助公喜。
助公喜,为公寿,籋云衢兮龙为友。
仪箫韶兮鸣凤咮,金玉相兮椒兰臭。
老复丁兮昃⑴还昼,寿而臧兮世无有。
生弥长兮视弥久,见太平兮休战斗。
泳学海兮恢文囿,俯松乔兮齿仓籀。
翰林客卿管城偶,挥毫振藻常无咎。
助公喜,为公寿,籋云衢兮龙为友。
仪箫韶兮鸣凤咮,金玉相兮椒兰臭。
老复丁兮昃⑴还昼,寿而臧兮世无有。
生弥长兮视弥久,见太平兮休战斗。
泳学海兮恢文囿,俯松乔兮齿仓籀。
翰林客卿管城偶,挥毫振藻常无咎。
现代解析
这首《歙溪砚》是一首赞美砚台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砚台的珍贵和文人雅士的情怀。
诗歌开头用“砚凤池,石龙尾”来形容砚台的形状和材质,像凤凰的池子,又像龙尾般的石头,暗示砚台的高贵和灵性。“金其声,玉其理”进一步描绘砚台的质地,敲击时声音如金,纹理如玉,凸显其珍贵。
接下来,诗人将砚台与文人的吉祥、喜庆联系在一起,说它能“助公喜”,为文人带来好运和长寿。“籋云衢兮龙为友”等句,用龙、凤、箫韶(古代音乐)等意象,比喻砚台的高雅和文人使用它时的潇洒自如,仿佛与神龙为友,与凤凰共鸣。
诗中还提到“老复丁兮昃还昼”,意思是砚台能让老人焕发青春,让时光倒流,暗指砚台能激发文人的创作灵感,让人精神焕发。“寿而臧兮世无有”则强调砚台的稀有和珍贵,世间难寻。
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见太平兮休战斗”,希望天下安宁,文人可以专心学问。“泳学海兮恢文囿”比喻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拓展文学的疆域。“俯松乔兮齿仓籀”则用松树、乔树和古代文字(仓籀)象征文人的高洁和学识渊博。
最后,“翰林客卿管城偶”指的是文人与砚台(管城,即毛笔的别称)相伴,挥毫泼墨,创作诗文。“挥毫振藻常无咎”是说文人用砚台写字作文,总能避免错误,写出佳作。
整首诗通过赞美砚台,展现了文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语言华丽但不失亲切,意象丰富且富有想象力,是一首充满文人情怀的佳作。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