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zào)盖臣。
听说皇上的使臣,刚才跟着当地的官员走了。
皇华使:皇帝的使臣。皂盖:古代官员所用的黑色蓬伞。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封赏的圣旨传达给蛮夷,(赏赐)中原仕宦的服饰教化赤体纹身的人。
封章:言机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亦称封事。文身:未开化的民族。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浓浓的树色分开扬子江,富春江充满浪潮声。
树色:树木的景色。富春:古县名,县治在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
遥知辨璧(bì)吏,恩到泣珠人。
我知道你这次远去负有置办玉璧的使命,会把朝廷的恩泽带给边远南方的人。
遥知:在远处知晓情况。泣珠: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神话传说中鲛人流泪成珠,亦指鲛人流泪所成之珠。后用为蛮夷之民受恩施报之典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听说皇上的使臣,刚才跟着当地的官员走了。
封赏的圣旨传达给蛮夷,(赏赐)中原仕宦的服饰教化赤体纹身的人。
浓浓的树色分开扬子江,富春江充满浪潮声。
我知道你这次远去负有置办玉璧的使命,会把朝廷的恩泽带给边远南方的人。
注释
皇华使:皇帝的使臣。
皂盖:古代官员所用的黑色蓬伞。
封章:言机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亦称封事。
文身:未开化的民族。
树色:树木的景色。
富春:古县名,县治在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
遥知:在远处知晓情况。
泣珠: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神话传说中鲛人流泪成珠,亦指鲛人流泪所成之珠。后用为蛮夷之民受恩施报之典实。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送别一位叫李判官的朋友去东江(今浙江一带)赴任的场景。全诗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又暗含对江南风物的赞美。
前四句写李判官的使命和形象:听说你作为朝廷使者(皇华使),即将跟随地方长官(皂盖臣)去赴任。你带着朝廷文书(封章)能沟通当地方言(左语),穿着官服(冠冕)去教化那些有纹身习俗的百姓(文身)。这里用"文身"代指未开化的地区,暗示李判官肩负着传播文明的重任。
后四句转向江南美景:想象你沿途会看到长江(扬子江)两岸的绿树,听到富春江澎湃的潮声。最后用"泣珠人"的典故(传说海边有鲛人哭泣时眼泪会变成珍珠),既点明东江靠海的地理特征,又暗喻李判官此去定会造福百姓,让当地人感激涕零。
全诗妙在虚实结合——前半写实,交代人物事件;后半写虚,用想象勾勒江南风光。最精彩的是结尾用典不着痕迹,把对友人的期许融入神话传说中,显得既高雅又深情。通过"树色""潮声"等自然意象的烘托,让普通的送别诗有了开阔的意境,读来仿佛能跟着诗人的想象,一路看到江南的山水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