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

三十未得志,栖栖无所投。
空持五经笥,不遂一身谋。
土蚀张华剑,尘生苏子裘。
何如觅归计,负郭有田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三十岁还不得志的读书人,内心苦闷又迷茫的状态。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处境:三十岁了还没实现理想,整天忙忙碌碌却找不到出路。这里用"栖栖"这个叠词,特别形象地表现出他像无头苍蝇一样东奔西走的样子。

中间四句用两个典故自嘲:说自己虽然满腹经纶("五经笥"指装五经的书箱,比喻学问大),却连自己的前途都搞不定;又用晋朝张华的宝剑生锈、战国苏秦的皮袍积灰这两个典故,暗示自己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既然在城里混不出名堂,不如回老家种田吧!"负郭有田畴"是说靠近城墙的地方还有祖传的田地,这句话看似洒脱,其实藏着深深的不甘心——一个读书人最终要回去务农,在当时的观念里是挺失败的。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真实。它把古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困境写得特别接地气:年轻时怀揣理想,中年时一事无成,最后在"继续坚持"和"回家躺平"之间纠结。这种跨越千年的共鸣,今天很多"北漂""沪漂"的年轻人读来,估计都会会心一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