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绵歌
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
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
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
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府。
竹笼旋著活火熏,蠹虫母子走纷纷。
夭铁碾出瑶空雪,一弓弹破秋江云。
中虚外从搓成索,昼夜踏车声落落。
车声才冷催上机,知作谁人身上衣。
小女背面临风泣,忆曾随母园中拾。
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
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
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府。
竹笼旋著活火熏,蠹虫母子走纷纷。
夭铁碾出瑶空雪,一弓弹破秋江云。
中虚外从搓成索,昼夜踏车声落落。
车声才冷催上机,知作谁人身上衣。
小女背面临风泣,忆曾随母园中拾。
现代解析
《木绵歌》描绘了古代农村家庭采摘棉花、制作衣物的艰辛生活,以及背后隐含的社会压力和家庭情感。
诗的开头,秋天的阳光晒干了棉花枝头的露水,棉花绽开,露出了白色的棉絮。田间的妇女们带着篮子采摘棉花,回家后准备织布。大儿子来要衣服,小儿子来要裤子,母亲不得不忙碌地劳作,既为还债,也为给官府交税。这些细节展现了农村生活的沉重负担和无奈。
接着,诗中描述了加工棉花的过程:用火熏蒸竹笼,驱赶棉花中的虫子,再用铁器碾压棉花,像雪花一样洁白。然后,用弓弹棉花,使其蓬松如云。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古代纺织工艺的复杂,也体现了劳动者的辛勤与智慧。
然而,织布的过程并不轻松。棉花被搓成线,昼夜不停地织布,织机的声音不断响起。布匹织好后,却不知会穿在谁的身上。这里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辛酸,劳动者付出了如此多的心血,却无法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最后,诗中的小女儿背对着风哭泣,回忆曾经和母亲一起在园中采摘棉花的情景。这一细节揭示了家庭中的情感纽带,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对儿童心灵的影响。
总的来说,《木绵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农村家庭的生活场景,既有劳动的艰辛,也有家庭的温情,同时隐含着社会不公和生活的无奈。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让读者感受到普通劳动者的生活状态,引发对社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