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禁烟近事之什

狂风暴雨已频过,近水棠梨著未多。
窈窕踏歌相把袂,轻浮赌胜各南堶。
闲牵白日游丝颺,细蓦黄金舞带拖。
小苑芳菲花斗蕊,华堂嘲哳燕争窠。
西州骏马头如剥,南国佳人颈似瑳。
结客追随倾画榼,分朋游乐藉青莎。
秋千竞打遗钿翠,芍药将开翦缬罗。
我病乞求新火炙,无心更听竹枝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禁烟时节(古代有寒食节禁火习俗)的市井生活画卷,用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热闹与寂寥并存的独特氛围。

前六句像一组快镜头:风雨刚停,水边海棠稀稀落落,但人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踏歌起舞,赌戏玩乐。诗人用"游丝"比喻白昼的悠闲时光,用"舞带"形容欢快舞姿,连阳光和衣饰都变得活泼起来。花园里百花争艳,华堂上燕子抢窝,这些热闹场景形成强烈动感。

中间四句突然切入特写:西州骏马毛发斑驳,南国佳人脖颈白皙,形成粗犷与精致的对比。人们结伴饮酒,在青草地上游戏,秋千架上遗落首饰,芍药花旁飘着彩绸,这些细节充满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在满城欢庆中,生病的诗人只想借新火(寒食后重新取火)暖身,连流行的竹枝歌都无心欣赏。这个戛然而止的结尾,像热闹聚会中独自离场的背影,用反差感传递出诗人疏离落寞的心境。

全诗妙在"热闹是他们的"的独特视角,就像用欢快的背景音乐反衬孤独主角,让读者在繁华景象中品出一丝苦涩。那些精细的物象描写(遗落的发饰、新开的芍药)不仅展现观察力,更暗示着转瞬即逝的春光与欢愉。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