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嶰谷半查兄弟招同程风沂午桥闵玉井陈竹町金棕亭集行庵同题东坡海外石刻像用集中赠写真何充秀才韵
春梦无痕随露电,精城裂石同强箭。
谪来东海殊萧然,冷若饥鹤投空山。
邦人刻像纪公德,缅想风流元祐间。
饱饭和诗妙齐物,雪泥指爪何形迹。
秀才写貌太清寒,此老胸中仍大适。
苍茫独立冰雪容,归心片月峨嵋中。
瓣香径下涪翁拜,笠屐无烦更画公。
谪来东海殊萧然,冷若饥鹤投空山。
邦人刻像纪公德,缅想风流元祐间。
饱饭和诗妙齐物,雪泥指爪何形迹。
秀才写貌太清寒,此老胸中仍大适。
苍茫独立冰雪容,归心片月峨嵋中。
瓣香径下涪翁拜,笠屐无烦更画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苏轼(东坡)被贬海南时的形象,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他的精神境界。
开头用"春梦无痕"比喻人生短暂如露水闪电,但苏轼的精神却像射穿岩石的利箭般坚韧。他被贬到海南时虽然处境凄凉,像饥饿的鹤独自在空山,但当地人仍为他刻像纪念,追忆他在元祐年间的风采。
中间部分写苏轼的生活态度:吃着粗茶淡饭却写出超脱的诗篇,把人生际遇看作雪泥鸿爪般不留痕迹。虽然画中的他显得清瘦,但内心依然豁达自在。
最后刻画苏轼独立苍茫的冰雪姿态,思乡之情如峨眉山月般皎洁。诗人表示自己愿意像黄庭坚(涪翁)那样敬仰苏轼,认为不需要再画他戴斗笠穿木屐的经典形象,因为他的精神境界已足够崇高。
全诗通过对比外在困顿与内在豁达,突出了苏轼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超脱的品格,表达了后人对他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