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水图

我家四明东海上,万里空青高迭嶂。
云霞变幻见天机,谁把丹青写形状。
三神蓬岛杳茫中,佺期往往来相从。
玉佩玲珑散寥廓,凤箫龙笛鸣春风。
试与临流弹绿绮,净洗平生尘俗耳。
曲终袖出书一编,妙诀人间夸不死。
十年为客向长淮,荆山涂山屏扆开。
帝乡汤沐视丰沛,仰睇翠华天上来。
甲第楼台若云起,富贵煌煌耀金紫。
凭谁共赋考盘阿,布袜青鞋丘壑底。
童君高住五老峰,卧看瀑布悬晴空。
扁舟一叶独归去,欲招李白巢云松。
笑我天涯空落魄,已觉丹砂负然诺。
尺书渺渺附玄鸿,为向山中问猿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和隐逸情怀的山水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开头四句,诗人自豪地描述家乡四明山的美景:东海之滨,青山连绵,云霞变幻如同天机,不知是谁用画笔记录下这壮丽景色。这里用"丹青"(绘画)比喻自然美景,突出山水如画的感觉。

中间部分,诗人展开想象:三神山和蓬莱仙岛若隐若现,仙人佺期(传说中的人物)结伴而来。玉佩声在广阔天地间回荡,凤箫龙笛奏响春风。这里用神话意象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写自己在溪边弹琴(绿绮是古琴名),洗去尘世烦恼,最后还拿出修仙秘籍,暗示对长生之道的向往。

随后笔锋一转,写自己十年客居长淮(江淮地区)的经历。用"荆山涂山"(两座名山)比喻屏风,暗示看遍名山大川;用"帝乡"(都城)的繁华与自己的布衣生活对比,表达不慕荣华的态度。

最后八句是全诗高潮。诗人羡慕友人童君隐居五老峰(庐山名峰),看瀑布飞流的闲适生活。"扁舟一叶"化用范蠡泛舟典故,表达归隐之意;"招李白"既展现豪情,又暗示诗仙李白也曾在此隐居。结尾自嘲漂泊半生却未能实现修仙愿望,只能托鸿雁传书问候山中的猿鹤(隐士象征),在幽默中透露出淡淡的遗憾。

全诗最大特点是虚实结合:实写山水时加入神话想象,写隐居理想时又穿插现实经历。语言上既有"玉佩玲珑"的精致,也有"布袜青鞋"的质朴,最后用"问猿鹤"的俏皮收尾,让超脱尘世的主题显得生动可亲。诗人通过这幅"精神山水画",传递了中国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传统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