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师相公重九日宴府僚之什

不独龙山胜致全,黄枢开宴尽时贤。
风回绮席鸾觞泛,日上彤襜虎幄鲜。
陶菊香浓侵玳押,吴歈声缓倚鹍弦。
云笺一幅西园什,如听钧韶下九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重阳节的高官宴会,用富丽堂皇的笔调展现了宴会的盛况和宾客的尊贵。

开头两句说:这场宴会不仅像龙山聚会那样风雅,更汇聚了当朝最显赫的官员。"黄枢"指宰相府,暗示宴会规格极高。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描写宴会场景:微风吹动华美的坐席,酒杯在席间传递;阳光照在红色帐幔上,虎纹帷帐格外鲜艳。这里用"鸾觞"(凤凰酒杯)、"虎幄"(虎纹帐篷)等意象凸显宴会的高贵。接着写宴会上菊花香气浓郁,甚至渗入玳瑁装饰的坐席;江南乐曲悠扬,配合着琴弦之声。通过嗅觉和听觉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将宴会比作古代著名的西园雅集,说宴会上创作的诗文就像从天上传来的仙乐般美妙。这里用"钧韶"(传说中天帝的音乐)来形容诗作的高雅,既赞美了宴会主人的地位,也夸赞了与会者的才华。

全诗通过华美的场景描写和丰富的感官体验,展现了宋代高层文人宴饮的奢华与风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对精致生活的追求。诗中用大量珍贵物品(玳瑁、鸾觞等)和神话意象(钧韶、九天)来烘托气氛,是典型的宫廷应制诗风格。

文彦博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