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窗夜读
斗室绝尘嚣,澹然清百虑。
一卷读未终,暝色起庭树。
焚膏用三馀,中馈毕群务。
惜此良夜长,疏镫耿兰炷。
明月静罗帷,流辉照简素。
澄怀得微会,知新在温故。
清幽庾信诗,绮丽相如赋。
朗诵恍有神,流连得真趣。
渐闻林鸟啼,疏帘透风露。
一卷读未终,暝色起庭树。
焚膏用三馀,中馈毕群务。
惜此良夜长,疏镫耿兰炷。
明月静罗帷,流辉照简素。
澄怀得微会,知新在温故。
清幽庾信诗,绮丽相如赋。
朗诵恍有神,流连得真趣。
渐闻林鸟啼,疏帘透风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秋夜读书的场景,充满了闲适自得的氛围。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环境描写:诗人用"斗室绝尘嚣"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远离喧嚣的小房间,"暝色起庭树"说明天色渐晚,院子里树影朦胧。月光静静洒在窗帘上,照亮书页,营造出安详平和的氛围。
2. 读书状态:诗人完全沉浸在阅读中,"一卷读未终"显示读得入迷,连天黑了都没察觉。"朗诵恍有神"生动表现了读到精彩处情不自禁朗读的样子,完全进入了书中的世界。
3. 时间流逝:从傍晚读到深夜,"渐闻林鸟啼"暗示天快亮了,说明诗人读得忘记了时间,侧面反映阅读的投入程度。
4. 阅读感悟:"澄怀得微会"是说内心平静时才能领会书中深意,"知新在温故"指出温习旧知识能获得新理解,这是诗人读书的心得体会。
5. 情感表达: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夜读的喜爱,"惜此良夜长"直接表达了对这宁静夜晚的珍惜,而"流连得真趣"则道出了读书带来的纯粹快乐。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一个读书人最理想的状态:在一个无人打扰的夜晚,与喜爱的书籍独处,完全沉浸在阅读的乐趣中,不知不觉就读到天亮。诗人没有刻意说教,而是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心理刻画,让读者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内心平静和精神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