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潮曲

夕风吹白波,江树摇绿烟。
行人望潮水,心与沧溟连。
榑桑东来三万里,晓看浴日重渊底。
乃知碧海与天通,只隔银河一丝水。
美人住在东海头,身轻嫁与千户侯。
频年转粟直沽口,樯头夜夜望牵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海交汇的壮阔画面,同时暗含对远方美人的思念。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江海奇观(前六句)
开篇用"夕风""白波""绿烟"等意象勾勒出动态的江景,行人望着潮水,仿佛心神与大海相连。接着用神话般的想象描写日出景象——太阳从三万里外的东方(榑桑即扶桑,传说中太阳升起的神树)升起,好像是从海底沐浴而出。诗人由此感悟:碧海与天空其实只隔着"银河一丝水",用夸张手法表现海天相接的视觉奇观。

2. 美人故事(后四句)
笔锋转向住在东海边的美人,她嫁给权贵后,年复一年在运粮船上("转粟直沽口"指往返运输粮食的航线),夜夜仰望牵牛星。这里暗用牛郎织女典故,"樯头"(船桅)与"牵牛"形成巧妙呼应,既写实景又暗示相思。

3. 深层情感
全诗明写江海之景,实抒相思之情。前段壮阔的海天景象,实为后段"望牵牛"的深情铺垫。最妙的是"银河一丝水"的比喻,既形容海天交界线,又暗指阻隔有情人的天河,将自然景观与人间情感完美交融。

诗歌魅力在于:
- 画面感极强:夕照波光、日出海底等场景如电影镜头
- 想象大胆:把太阳比作沐浴、银河比作丝线
- 双线结构:表面咏潮,实则怀人,最后四句才点破主题
- 用典自然:牵牛星既写实景又暗示爱情传说

郯韶

湖州吴兴人,字九成。号云台散史,又号苕溪渔者。慷慨有气节。顺帝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工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