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中与西藏贡使同行感而有作
画旗吹角风参差,翩翩骑马红衣儿。
丹顶缥缨大堪布,来琛竟裹三千辎。
我闻达赖号迦叶,匹者班禅通法偈。
西来膜拜天可汗,神京高筑黄金龛。
祛卢译字称无上,青青稞米乌斯藏。
四骆骎驰为煮茶,二招复遝还输酱。
朝廷控驭假班牙,白布红毛休怨嗟。
不遣文成通赞普,聊将护国奉思巴。
那知天辟三危地,南风吹断夫容利。
牛粪欺人取道来,横分印度东西帝。
昨者强邻强制吭,不骡不马乌孙王。
筹边空建王然策,内附无闻悉袒降。
于今环海成庭户,已见岛屿陈普鲁。
铁轨能教阿瓦通,电书那虑流沙阻。
云栈萦纡草树春,东风罗呗动行人。
行人漆室方长叹,嗟尔嬉嬉燕雀群。
丹顶缥缨大堪布,来琛竟裹三千辎。
我闻达赖号迦叶,匹者班禅通法偈。
西来膜拜天可汗,神京高筑黄金龛。
祛卢译字称无上,青青稞米乌斯藏。
四骆骎驰为煮茶,二招复遝还输酱。
朝廷控驭假班牙,白布红毛休怨嗟。
不遣文成通赞普,聊将护国奉思巴。
那知天辟三危地,南风吹断夫容利。
牛粪欺人取道来,横分印度东西帝。
昨者强邻强制吭,不骡不马乌孙王。
筹边空建王然策,内附无闻悉袒降。
于今环海成庭户,已见岛屿陈普鲁。
铁轨能教阿瓦通,电书那虑流沙阻。
云栈萦纡草树春,东风罗呗动行人。
行人漆室方长叹,嗟尔嬉嬉燕雀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时期西藏贡使进京的场景,同时暗含对边疆局势的忧虑。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八句)生动描写西藏使团进京的壮观场面:彩旗在风中飘扬,红衣喇嘛骑着马,队伍带着大量贡品。诗人提到达赖和班禅两位宗教领袖向清朝皇帝朝贡,用"黄金龛"暗指清廷对西藏的崇高地位。
第二部分(中间十二句)转向对边疆问题的思考。诗人用"煮茶""输酱"等生活细节表现汉藏交流,但随即指出英国殖民者("白布红毛")对西藏的觊觎。提到历史上文成公主和思巴护国的典故,暗讽当下缺乏有效治藏策略。"牛粪欺人"等句更直接揭露英国从印度对西藏的渗透。
第三部分(最后八句)表达深切的忧患意识。诗人以"燕雀群"比喻醉生梦死的朝中人,用"漆室长叹"的典故表达自己如同忧国女子般的焦虑。在火车、电报等现代科技出现的背景下,这种对边疆危机的忧虑显得尤为深刻。
全诗艺术特色在于:用鲜明意象(红衣喇嘛、黄金龛)与当代事物(铁轨、电报)穿插,形成古今碰撞;通过"燕雀群"等比喻辛辣讽刺;将个人忧思融入宏大叙事,使政治诗具有抒情深度。诗歌真实记录了19世纪末西藏面临的外部威胁,展现了传统文人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