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京秋夜萧瑟凄凉的画面,通过几个经典地标传递出繁华逝去的伤感。
前两句用"桃叶渡"和"莫愁湖"这两个南京著名景点开篇:渡口的枫叶已经掉光,湖上下着冷雨,两个"尽凋"和"潇潇"的叠词让秋意更显浓重。这里的地名本身就有故事——"桃叶渡"源于王献之的爱情故事,"莫愁湖"因传说中莫愁女得名,诗人选用这些地名,暗含着对往昔美好传说的追忆。
后两句点明主题:昔日繁华的烟花之地(指南朝时的娱乐场所)都已衰败,只剩下零星灯火点缀着板桥。这里的"散"字用得极妙,既写灯火零落,又暗示当年的热闹人群早已离散。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强烈的今昔对比:曾经歌舞升平的地方,如今只剩秋雨孤灯。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枫叶凋零、冷雨潇潇、灯火零散的画面,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他对盛景不再的惋惜。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比直接说"我好难过"更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