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山和陈公子

谈禅谁道镜非台,月在中天水自回。
词客巳看留带去,神鳌重见听经来。
秋高鸿雁经寒起,霜落芙蓉向晚开。
陶谢风流知不远,相逢原是济川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充满禅意与诗意的秋日聚会,展现了文人雅士间的精神交流与自然之美。

首联"谈禅谁道镜非台,月在中天水自回"以禅宗典故开篇,用"水中月"的意象暗喻禅理玄妙。就像月亮倒映在平静的湖面,真理其实就在日常生活中,只是需要用心体会。

颔联"词客巳看留带去,神鳌重见听经来"写聚会场景。文人墨客们互相赠诗("留带"指互赠诗文),连传说中的神龟都被吸引来听他们谈诗论道,用夸张手法表现聚会的风雅。

颈联"秋高鸿雁经寒起,霜落芙蓉向晚开"转向自然景物描写。秋高气爽时大雁南飞,寒霜中芙蓉依然绽放,既点明时节,又以不畏寒霜的芙蓉暗喻文人高洁品格。

尾联"陶谢风流知不远,相逢原是济川才"将聚会比作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隐逸诗人聚会,称赞在座都是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才。"济川"原指渡河,这里比喻治理国家的才能。

全诗通过禅意对话、文人雅集、秋景描写层层递进,最后落脚于对人才的赞美。诗人用清新自然的语言,将哲理思考、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展现了古代文人既追求精神超脱,又心怀天下的精神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