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温馨画面,语言简单却充满深情。
前两句"灞桥轻雨落尘沙,送子南行访汉槎":在灞桥边下着小雨,雨水打湿了路上的尘土,我在这里送你往南方去寻访传说中的仙槎(古代传说中能上天的木筏)。这里用"轻雨"营造出淡淡的离愁,但又不显得沉重。
后两句"为寄音书大庾岭,腊前有客看梅花":等你到了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记得给我捎封信来。等到腊月前,会有朋友去那里赏梅,可以托他带信。这里特别提到梅花,既点明了时节(冬末春初),又以梅花象征友谊的纯洁与坚韧。
全诗没有直接说"舍不得",而是通过托朋友带信、相约赏梅这些生活细节,含蓄地表达了真挚的友情。诗人把离别的伤感化作对重逢的期待,用轻快的笔调写深情,读来温暖动人。特别是最后提到梅花,既美化了离别场景,又暗示友谊如梅般经得起考验。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