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易道中漫兴
野旷疑停骑,风高且下帷。
长途消白日,小市出青旗。
废邑人烟聚,侨居土语移。
吹空岚作雨,迸岸冻流澌。
水宿回帆远,乡书入递迟。
北征随塞雁,楚思咏江离。
山挹环滁胜,舟贪涉泗奇。
中原方骋望,献岁正逢时。
行李非留滞,山川惬梦思。
长安小儿女,好在数归期。
长途消白日,小市出青旗。
废邑人烟聚,侨居土语移。
吹空岚作雨,迸岸冻流澌。
水宿回帆远,乡书入递迟。
北征随塞雁,楚思咏江离。
山挹环滁胜,舟贪涉泗奇。
中原方骋望,献岁正逢时。
行李非留滞,山川惬梦思。
长安小儿女,好在数归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漂泊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全诗语言平实,画面感强,读来如同跟着诗人一起游历。
开头写旅途的艰辛:空旷的野外让人想停下休息,大风中只能放下车帘。漫长的路途消磨着时间,偶尔看到小集市上飘动的青色酒旗,才感到一丝生活气息。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赶路的疲惫和寂寞。
接着写沿途见闻:废弃的城邑重新聚集了人烟,外地人带来不同的方言。山间雾气像雨一样飘散,河岸结冰的流水发出碎裂声。这些描写既有对民生变化的观察,也有对自然景致的捕捉,真实记录了旅途的多样性。
然后转入思乡之情:在水边过夜时,回望来路已远;寄回家的书信迟迟没有回音。诗人把自己比作北飞的塞雁,用楚地的香草"江离"表达乡愁。这里用典自然,把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后半段写对前方景色的期待:向往滁州环抱的群山,渴望见识泗水奇景。站在中原大地极目远望,恰逢新年伊始,更添豪情。虽然行李简单,但山川美景足以慰藉旅途劳顿。最后想到长安家中的儿女,正在计算自己归家的日子,温情中带着心酸。
全诗妙在将旅途的艰辛、景色的壮美、思乡的愁绪完美融合。诗人没有刻意渲染情绪,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场景——酒旗、方言、结冰的河岸、远飞的雁群——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漂泊者的心境。结尾的"数归期"尤其动人,用孩童的单纯期盼,反衬出成人世界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