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二十五

凌空直上翠微颠,巾舄飘飘谢俗缘。
想见灵台光一点,皎如明镜在中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凡脱俗的修行者形象,表达了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前两句"凌空直上翠微颠,巾舄飘飘谢俗缘"用登山的过程比喻修行:修行者像飞鸟一样轻盈地登上青翠的山顶,衣袂飘飘,象征他已经摆脱了世俗的牵绊。"凌空直上"这个动作特别传神,让人感受到修行者超然物外的轻盈感。

后两句"想见灵台光一点,皎如明镜在中天"则描写修行者达到的境界:他的心灵(灵台)像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又像高悬的明月般纯净明亮。这里用"明镜"比喻心灵,说明修行者已经达到内心澄明、毫无杂念的境界。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虽然写的是修行这种抽象的事,但通过登山、星星、镜子这些日常可见的事物,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精神升华的美。诗人没有说教,而是用画面感很强的语言,让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一位衣袂飘飘的隐士站在高山之巅,心灵如明月般皎洁。这种将精神境界具象化的写法,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