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唱二首 其二

君不见南山有薹薹可脯,北山有莱莱可斧。
君不见东海有田田不耰,西陂有鱼鱼不收。
东西南北事殊异何用,东西南北而遨游。
我今长叹终悠悠。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看似矛盾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迷茫。

开头用"君不见"引出四个对比鲜明的画面:南山有薹(一种野菜)可以做成干粮,北山有莱(另一种野菜)却只能当柴烧;东海有田却没人耕种,西陂有鱼却没人捕捞。这些意象都在说同一个意思:明明资源就在眼前,却无法有效利用。

中间两句点明主题:东西南北的情况各不相同,但都面临着各自的困境,既然如此,四处奔波又有什么意义呢?这里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失望——无论走到哪里,看到的都是资源浪费、生计艰难的景象。

最后一句"我今长叹终悠悠"是情感爆发点,一个"叹"字道尽无奈,而"悠悠"这个叠词更强化了这种叹息的绵长无力感。诗人不直接批评时局,而是通过描绘这些反常现象,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荒谬。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最朴实的农家景象(野菜、田地、鱼获),构建出一个"守着金山饿肚子"的荒诞世界。这种写法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同身受——就像现代人看着满街招聘信息却找不到工作,或者超市里大量临期食品被丢弃时的复杂心情。诗人千年前的叹息,在今天依然能找到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