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高山、观赏瀑布时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充满豪迈的山水情怀。
开头两句写登山体验:作者独自登上高耸的山峰,躺在溪流边休息,清凉的山风扑面而来,仿佛把整座庐山的清爽气息都送给了他。这里用"枕流"这个动作,既表现悠然自得,又暗含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
中间四句集中描写瀑布奇观:瀑布从三千丈高空飞泻而下,落入龙池后又奔涌向四面八方。在阳光照射下,瀑布像银河般闪耀,水雾笼罩着树木,宛如空中楼阁。诗人用"净练银河"形容瀑布的洁白透亮,用"烟凝碧树"表现水雾弥漫的朦胧美,画面感极强。
最后两句转向人文景观:先师留下的巨大石刻依然悬挂在岩壁上,这些文物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不知经历了多少春秋。这里将自然之美与人文底蕴巧妙结合,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全诗通过夸张的数字(三千丈、数百州)、生动的比喻(银河、楼阁)和动静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又传递出物我两忘的逍遥心境。最后引入人文遗迹,更使这幅山水画有了穿越时空的生命力。
蔡沆
宋建州(1159~1237)建阳人,字复之,号复斋居士。蔡渊弟。父蔡元定以外表兄虞英无子,与之为嗣,更姓名虞知方。及领乡举,从母命归宗。尝从朱熹学。官至文林郎、两浙运干。有《春秋五论》、《春秋衍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