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值班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思。
开头两句写景:乌鸦绕着台阶前的树飞,鸡也回到官署休息。这些日常景象暗示夜深人静,只有诗人还在工作。"蒙烟仙署合"写官署笼罩在夜雾中,"悬月琐闱开"说月光照进官署的门窗,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
中间部分转入抒情:诗人躺着思念遥远的南方,听到北方传来的悲凉笳声。这里用"潘生"(潘岳)和"司马"(司马迁)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暗示自己像他们一样因忧愁而白发增生、肝肠寸断。"为木同先伐"说优秀的树木总是先被砍伐,"积薪异后来"说堆柴火时后放的反而在上面,表达了对官场不公的愤懑。
最后两句直接抒情:在这漫长的秋夜里,诗人默默无言,从深夜到天明独自徘徊。通过时间跨度("申旦"即通宵)和动作描写("徘徊"),强化了孤独苦闷的情绪。
全诗以秋夜值班为背景,将眼前景物、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自然融合,表达了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苦闷。诗人用乌鸦、鸡、夜雾、孤月等意象营造冷清氛围,又通过"伐木""积薪"等比喻暗讽时政,最后以通宵徘徊的画面作结,让读者感受到一个失眠官员的深沉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