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山屠东崖招游
平旦何所适,我友惠嘉招。
因辍几中牍,言扬尘外鏕。
解绅挂庭柯,蹑蹻穷山椒。
霜后千林肃,氛收四野遥。
坐来生气象,对酒息纷嚣。
鸿雁飞寥廓,葭菼变萧条。
目骋天地广,心清草木凋。
佳景贵良晤,非君谁见要。
因辍几中牍,言扬尘外鏕。
解绅挂庭柯,蹑蹻穷山椒。
霜后千林肃,氛收四野遥。
坐来生气象,对酒息纷嚣。
鸿雁飞寥廓,葭菼变萧条。
目骋天地广,心清草木凋。
佳景贵良晤,非君谁见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朋友邀请作者去郊外游玩的美好场景,展现了自然与友情交融的闲适之乐。
诗的开头说"清晨该去哪里呢?幸好朋友热情邀请我",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作者放下手头的工作("几中牍"指桌上的文书),和朋友一起去郊外游玩。
他们解下衣带挂在树上,穿着轻便的鞋子爬山。这时候是深秋季节,霜后的树林显得肃穆,雾气散去后视野特别开阔。坐在山间,感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一边喝酒一边远离尘世的喧嚣。
抬头看,大雁在高远的天空飞翔,水边的芦苇已经枯萎。放眼望去,天地广阔,内心平静到连草木凋零都显得很美好。最后作者感慨:这样的美景需要知心朋友一起欣赏,除了你(指邀请他的朋友),还有谁能懂得这份快乐呢?
整首诗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把一次普通的秋游写得充满诗意。通过"解绅挂庭柯"、"蹑蹻穷山椒"这些动作描写,我们仿佛能看到两个文人放下身份束缚,像孩子一样开心游玩的样子。诗中"霜后千林肃"、"葭菼变萧条"看似写景,其实是在表达一种超脱的心境——当内心平静时,连萧瑟的秋景都显得很美。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再美的风景,也要和对的人一起欣赏才有意义。这种朋友间的心灵默契,比风景本身更珍贵。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