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春日

客思江流两渺漫,墙梅留雨半开残。
日回东陆泉初动,榕满南州腊尚寒。
团饼喜同传故俗,柔蔬聊自荐春盘。
白云徙倚孤飞处,愁入青尊意转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初春时节触景生情的复杂心境。

开篇用"江流"和"墙梅"两个意象,把游子的思绪比作茫茫江水,而墙角的梅花在雨中半开半残,暗示着诗人矛盾的心情——既期待春天又感到孤独。这里用很生活化的画面(雨水打在梅花上)传递出细腻的情感。

中间四句通过节气变化展现南方初春特色:太阳开始北移(东陆指东方),泉水开始解冻,但榕树茂密的南方(南州)依然寒冷。诗人用"团饼"(可能指春饼)和"柔蔬"(嫩蔬菜)这些日常食物,表现他试图用家乡习俗(传故俗)和时令美食(春盘)来安慰自己,但终究是"聊自"——勉强自我安慰。

最后两句情感达到高潮:诗人望着天上孤独飘荡的白云,把酒独饮时愁绪反而更浓。"徙倚"(徘徊)的白云就像无依的游子,"青尊"(酒杯)里盛的尽是化不开的乡愁。这里用"白云"和"酒杯"两个简单意象,把抽象的愁绪变得可视可感。

全诗妙在把节气物候(梅雨、解冻)、地方风物(榕树、春盘)和人生况味(乡愁、孤寂)自然融合,就像用手机拍下的一组南方初春照片,每张照片里都藏着说不尽的心思。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表面平静,内心翻涌"的克制表达,比如用"半开残"的梅花暗示心事,用"聊自荐春盘"表现强颜欢笑,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朋友圈发美食照片,其实一个人想家"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