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一位名叫张公的高官朋友,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交情回忆
前两句"久玷平津馆,叨陪北海尊"是说作者曾长期在张公的府邸(平津馆)受到款待,像古代名士孔融(北海尊)那样热情好客。用"玷"字表示自己谦逊,觉得不配受到如此礼遇。
2. 人生志向
"轩腾期远到,刻苦记前言"回忆张公生前志向远大(轩腾),做事认真刻苦,常以古人的名言警句自勉。这里既是对逝者的赞美,也暗含作者要继承这种精神。
3. 知遇之恩
"稚榻恩难报"用典故说张公像东汉陈蕃为徐稚设专榻一样器重自己,这份知遇之恩难以回报。"韦经业自存"指张公留下的学问事业(韦经指书卷)将长存于世。
4. 孤独感慨
最后两句感叹自己刚入仕途(初筮仕)时,那些理想抱负只能与张公倾诉,如今斯人已逝,再无人可谈心。透露出深深的孤独感和对知己的怀念。
全诗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宴饮、谈志、提携)展现两人亦师亦友的关系,没有华丽辞藻,却用平实的语言道出真挚情感。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世上再无懂我之人"的怅惘,让读者能共情到失去知己的痛楚。
周麟之
(1118—1164)泰州海陵人,一说江宁人,字茂振。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