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和
就阳位,升圆丘。佩双玉,御大裘。
膺天命,拥神休。万灵感,百禄遒。
秉黄钺,建朱旗。震八表,清二仪。
帝业显,王道夷。受景命,启皇基。
开九门,怀百神。通肸蚃,接氤氲。
明粢荐,广乐陈。奠嘉璧,燎芳薪。
膺宝图,执左契。德应天,圣飨帝。
荐表衷,荷灵惠。寿万年,祚百世。
惟德动天,有感必通。秉兹一德,禋于六宗。
钦夤宝命,恭肃礼容。来顾来享,永穆皇风。
天惟佑德,辟乃奉天。交感斯在,昭事罔愆。
岁功已就,王道无偏。于焉报本,是用告虔。
膺天命,拥神休。万灵感,百禄遒。
秉黄钺,建朱旗。震八表,清二仪。
帝业显,王道夷。受景命,启皇基。
开九门,怀百神。通肸蚃,接氤氲。
明粢荐,广乐陈。奠嘉璧,燎芳薪。
膺宝图,执左契。德应天,圣飨帝。
荐表衷,荷灵惠。寿万年,祚百世。
惟德动天,有感必通。秉兹一德,禋于六宗。
钦夤宝命,恭肃礼容。来顾来享,永穆皇风。
天惟佑德,辟乃奉天。交感斯在,昭事罔愆。
岁功已就,王道无偏。于焉报本,是用告虔。
现代解析
这首《庆和》是古代皇帝在郊外祭祀天地时的仪式乐歌,用隆重华丽的语言描绘了一场宏大的皇家祭祀场面。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首先,它像一部壮观的祭祀纪录片。开篇就用"佩双玉,御大裘"等细节,展现皇帝盛装登坛的威严场景。中间部分"开九门""燎芳薪"等描写,让人仿佛看到祭坛香烟缭绕、乐声回荡的震撼场面,就像在看一场古代IMAX大典。
其次,全诗贯穿着"天人感应"的治国理念。反复强调"德应天""惟德动天",把自然现象(如"震八表"的雷声)与帝王德行挂钩。这种将道德与自然力量相联系的思想,体现了古人"以德配天"的政治哲学。
最打动人的是它对永恒性的追求。通过"寿万年,祚百世"等词句,不仅祈求国运长久,更透露出人类对超越时间局限的渴望。诗中把当下祭祀与永恒价值相连,让仪式超越了简单的形式,成为连接天人的精神桥梁。
全诗用密集的意象堆叠出庄严感,就像用金丝银线编织的锦绣华章。虽然今天不再举行这样的仪式,但诗中那种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对道德力量的信仰,依然能引发现代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