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叫李韶的人,他一生坎坷,死后凄凉,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
开头两句直接点出李韶的命运奇特,活着的时候就和世界格格不入。这里的"奇"不是说他幸运,而是说他的遭遇太不寻常,太悲惨。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李韶的贫困生活:他穷得只能住在破旧的寺庙里,到死都穿着粗麻衣服。虽然他写的诗被寺里的僧人们争相传抄,但死后坟前却很少有人来祭拜。这种生前才华被欣赏、死后却无人问津的对比,更显出他的凄凉。
最后两句是作者深情的想象:李韶的家乡现在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也许他的灵魂会在梦里回去看看吧。这里既有对友人故乡的牵挂,也暗含了对人世无常的感慨。
全诗语言朴实,没有华丽辞藻,但通过几个具体的生活细节(破庙、麻衣、僧抄诗、孤坟),就把一个怀才不遇、贫病而终的文人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最后那个"梦中归"的想象尤其动人,让读者感受到死亡并不是终点,逝者或许还在以另一种方式存在。
王元
生卒年不详。字文元,桂州(今广西桂林)人。隐居不仕,与翁宏、廖融、李韶等友善。后入宋。《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著录《拟皎然十九字》一卷,其中称此书为“正字王元撰”,盖为二人。王元工诗,所作《登祝融峰》、《赠廖融》二诗,俱为人所称。后终于长沙。事迹见《十国春秋》卷七五、《诗话总龟》前集卷一〇。《全唐诗》存诗5首、断句1联。《全唐诗外编》补句2联,其中一联又作廖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