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送别宋员外佐越郑舍人还京(一作张谔诗)

朱绂临秦望,皇华赴洛桥。文章南渡越,书奏北归朝。
树入江云尽,城衔海月遥。秋风将客思,川上晚萧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的画面,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旅途的想象。

前两句"朱绂临秦望,皇华赴洛桥"是说穿着官服的朋友们要出发了,一个去越地(今浙江一带),一个回京城(洛阳)。这里用"朱绂"(红色官服)和"皇华"(使臣的代称)点明了朋友们的官员身份。

中间四句是重点。"文章南渡越,书奏北归朝"说带着文采去南方,带着奏章回北方,暗示两位朋友各奔前程。"树入江云尽,城衔海月遥"是绝妙的风景描写:江边的树影渐渐消失在云雾中,远处的城楼仿佛含着海上升起的月亮。这两句既写实景,又暗含送别时久久凝望、思绪悠远的情感。

最后两句"秋风将客思,川上晚萧萧"把情感推向高潮:秋风带着游子的思念,河面上暮色苍茫,风声萧瑟。这里的"萧萧"既是风声,也暗示着离别的凄凉。

全诗通过官员送别的日常场景,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秋江暮色,将离愁别绪融入自然景物中。最打动人的是"树入江云尽,城衔海月遥"这两句,把目送友人远去时那种怅然若失的心情,通过云雾遮树、海月映城的画面生动呈现出来,让读者仿佛也置身于那个秋风萧瑟的送别现场。

韦述

韦述(?-757年)唐代大臣,著名史学家,京兆万年人。开元五年,中进士,授栎阳尉,转右补阙,迁起居舍人。说重词学之士,与张九龄、许景先、袁晖、赵冬曦、孙逖、王乾常游其门。十八年,兼知史官事,转屯田员外郎、吏部职方郎中。二十七年,转国子司业,充集贤学士。天宝初年,历太子左右庶子,加银青光禄大夫。九年,兼充礼仪使,迁工部侍郎,封方城县侯。述著有《唐职仪》三十卷、《高宗实录》三十卷、《西京新记》五卷、《御史台记》十卷、《开元谱》二十卷,并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