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眄莫谁知,荆扉昼常𨳲。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陶渊明在冬天写给他的堂弟敬远的,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的淡泊。

诗的开头,陶渊明描述了自己隐居的生活状态。他住在简陋的茅屋里,远离尘世,白天也常常关着门,不与外界来往。这种生活虽然孤独,但他并不在意,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种与世隔绝的状态。

接着,他描绘了冬天的景象:寒风凛冽,大雪纷飞。虽然天气寒冷,但他并不觉得难熬,反而觉得这种宁静的环境很适合自己。他提到自己生活简朴,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单薄的衣物,但他并不觉得苦,反而觉得这种清贫的生活让他更加自在。

在诗的后半部分,陶渊明表达了自己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他常常阅读古书,从中学习那些高尚的品德和节操。虽然他知道自己无法达到那些贤人的境界,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清贫和淡泊。他认为,如果不去追求那些世俗的荣华富贵,而是选择隐居,这并不是一种愚蠢的选择,反而是一种智慧。

最后,陶渊明向堂弟敬远表达了自己的心意。他说,自己的这种生活态度和选择,可能只有敬远能够理解。他希望敬远能够明白,他选择隐居并不是因为逃避,而是因为他对世俗的淡泊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的淡泊。他通过描绘冬天的景象和自己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种清贫但自在的生活方式。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并希望堂弟能够理解他的选择。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