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黄公的人,他特别痴迷看山,整天待在清渭楼上不肯下来。诗人用幽默的口吻说:这人当官却躲在官衙里隐居,爱山却不去山里玩,反而天天在楼上看山景。
诗中"朝看暮看山更好"这句特别有意思——黄公从早到晚看山都不腻,反而越看越喜欢。诗人借此调侃:古人今人都在忙着变老,只有黄公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快乐方式。
最后四句是整首诗的精华:诗人说每个人的天性都是注定的(就像黄公注定爱看山),与其强求改变,不如像山间白云一样悠然自得,怀抱自己的热爱生活。这其实是在告诉读者:找到让自己快乐的事,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整首诗用轻松的语气,通过描写一个"看山成痴"的可爱形象,传递了"遵从本心、活得自在"的生活智慧。就像现代人刷手机停不下来一样,诗人笔下这个看山入迷的黄公,让我们看到了专注热爱一件事的纯粹快乐。
黄孝先
宋建州浦城人,字子思。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为广州尉,改宿州司理,以善治狱迁大理丞,改知咸阳。调绵竹,奏请免蜀中税缗。历太常博士、通判石州卒。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