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八咏·秋空月皎皎
月皎皎,皎皎飞明镜。
涤风露以孤高,照溪山而清静。
协二气之金精,肃万物之西成。
捲云衢之点缀,廓天路之澄清。
扫埃壒於玉宇,流沆瀣於金茎。
汎林光於远野,转檐影於高城。
盪金蛇兮深浪涌,浸玉兔兮长滩平。
射潜渊兮鱼龙动,冷巢栖兮乌鹊惊。
在冰壶兮心腑快,吸琼华兮毛骨轻。
念远人兮怀塞北,依末光兮思承明。
景气分深浅,素魄有亏盈。
桥成牛女渡,日沈河汉倾。
光辉半八月,忧乐殊群情。
肃肃渐寒色,远雁向南征。
此景皆奇绝,茲地独峥嵘。
当午夜之寥閴,带远烟之蒙幂。
认遥山於微微,分近树於历历。
急捣衣之寒砧,引泊舟之横笛。
系赏心之难并,对茲焉真无敌。
佳人兮怀哉,参已横兮归去来。
涤风露以孤高,照溪山而清静。
协二气之金精,肃万物之西成。
捲云衢之点缀,廓天路之澄清。
扫埃壒於玉宇,流沆瀣於金茎。
汎林光於远野,转檐影於高城。
盪金蛇兮深浪涌,浸玉兔兮长滩平。
射潜渊兮鱼龙动,冷巢栖兮乌鹊惊。
在冰壶兮心腑快,吸琼华兮毛骨轻。
念远人兮怀塞北,依末光兮思承明。
景气分深浅,素魄有亏盈。
桥成牛女渡,日沈河汉倾。
光辉半八月,忧乐殊群情。
肃肃渐寒色,远雁向南征。
此景皆奇绝,茲地独峥嵘。
当午夜之寥閴,带远烟之蒙幂。
认遥山於微微,分近树於历历。
急捣衣之寒砧,引泊舟之横笛。
系赏心之难并,对茲焉真无敌。
佳人兮怀哉,参已横兮归去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夜的美景,通过月亮的皎洁来展现自然界的宁静与壮丽。诗中,月亮像一面明亮的镜子,高悬在天空,洒下清冷的光芒,洗涤着风露,照亮了溪水和山峦,给人一种孤高而清静的感觉。
诗人用“金精”来形容月亮的光芒,象征着秋天的丰收和成熟的氛围。月光的清冷和肃穆,仿佛在提醒人们秋天已经到来,万物正在西风中逐渐成熟。诗人还描绘了月光如何扫过云层,澄清了天空,带来了玉宇般的洁净。
接下来,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将月光比作“金蛇”和“玉兔”,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在深浪和长滩上的流动,仿佛鱼龙在水中游动,乌鹊在巢中惊醒。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月光的美丽,还让人感受到自然界中的生机与活力。
诗人还通过月光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他提到“念远人兮怀塞北”,表达了对边疆亲人的牵挂。月光成为了一种情感的纽带,连接着诗人与远方的亲人。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其他景象,如远雁南飞、寒砧声、横笛声等,这些声音和景象都增添了秋夜的凄美与感伤。诗人感叹这些美景难得一见,尤其是在这样的夜晚,月光与自然景色的交融,让人感到无比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诗人以“佳人兮怀哉,参已横兮归去来”作结,表达了对佳人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整首诗词通过对月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夜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归家的向往。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诗词充满了情感与意境,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秋夜的独特魅力。
唐仲友
(1136—1188)宋婺州金华人,字与政,号说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为西安主簿。三十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建康府学教授、秘书省正字。上万言书论时政,孝宗纳之,召除著作佐郎,出知信州、台州。治政理财颇有建树,为学多与朱熹相左。后为朱熹劾罢。归而益肆力于学,著述颇丰。有《六经解》、《诸史精义》、《帝王经世图谱》、《九经发题》、《陆宣公奏议解》、《天文详辨》、《地理详辨》、《愚书》、《说斋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