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得狸儿太有情,乌蝉一点抱唇生。
牡丹架暖眠春昼,薄荷香浓醉晓晴。
分唾掌中频洗面,引儿窗下自呼名。
溪鱼不惜朝朝买,赢得书斋夜太平。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绘了一只家养猫咪的可爱日常,展现了人与宠物之间的温情互动。以下是通俗易懂的解析:

前两句写猫咪的外貌特征: 诗人得到一只特别亲人的小狸猫("太有情"),它嘴唇上方有一小块黑色斑纹("乌蝉一点"),像叼着个小黑点,模样俏皮。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猫咪的生活习性: - 天气暖和时,它懒洋洋地睡在牡丹花架下("眠春昼"); - 清晨薄荷香气浓郁时,它像喝醉般陶醉地打滚("醉晓晴"); - 爱干净,经常用爪子舔唾液洗脸("分唾洗面"); - 还会在窗下像叫孩子一样对着小猫崽喵喵呼唤("自呼名"),拟人化的描写让猫咪显得通人性。

最后两句点明主人的宠爱: 诗人每天不惜买溪鱼喂猫("不惜朝朝买"),换来的是书房夜晚的安宁——因为吃饱的猫咪不再闹腾,能安静陪伴主人。通过"溪鱼"和"夜太平"的对比,幽默道出养猫的小代价与大幸福。

全诗亮点: 没有刻意抒情,而是用"眠春昼""醉晓晴"等鲜活画面,展现猫咪慵懒惬意的天性;"洗面""呼名"等细节充满生活气息。最后两句尤其巧妙,点明人对猫的纵容,其实是为了获得一份温暖的陪伴,流露出朴素真挚的情感。

唐珙

唐珙,字温如,元末明初诗人,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父南宋义士、词人唐珏在至元中与林景熙收拾宋陵遗骨,重新安葬,并植冬青为识。在乡里以诗知名,但所作传世不多。生平仅略见于《御选元诗》卷首《姓名爵里》 、《元诗选补遗》小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