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卧榻铺筠簟,风檐递晚凉。
云枯涵旱气,星烂射寒芒。
钟鼓寒更永,乾坤夜色苍。
时危关百虑,低首拊空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里的深沉思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孤独感。

前两句写的是诗人躺在竹席上乘凉的场景。竹席(筠簟)是夏天用的,但这里用"晚凉"暗示季节已入秋,风从屋檐下吹来,带走了白天的燥热。这里用"递"字很巧妙,仿佛凉风是一点点被屋檐送进来的。

中间四句用强烈的对比描写秋夜景象。天上云彩干枯(云枯),暗示久旱不雨;星星却异常明亮(星烂),冷光刺眼。钟鼓声在寒夜里显得特别悠长,整个天地都笼罩在苍茫夜色中。这里"寒更永"的"永"字用得特别好,既表示时间漫长,又带着寒意挥之不去的感觉。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诗人因为时局动荡(时危)而百般忧虑,只能低头拍打着空荡荡的床铺。这个"拊空床"的动作特别有画面感,既表现孤独无依,又暗示忧思无人倾诉。空床可能还暗指亲人离散,加重了孤独感。

全诗妙在把个人感受和家国情怀自然融合。从乘凉的小场景,写到天地的大景象,最后落在忧国忧民的情怀上。用秋夜的"凉"、"寒"、"苍"等感觉,巧妙烘托内心的忧虑,读来既感受到秋夜的美,又体会到诗人的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