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吟

江城玉笛飞春寒,芳草夜绿天南端。
韶华弹指逐流水,满袖春风吹紫兰。
少年竹乐未应晚,鸣筝不惜为君弹。
楼头一曲东风喜,帘幕重重自卷起。
当门乌桕嘶紫骝,经过臣里东家子。
十千买醉颓玉山,当垆歌哭谁知己。
醉呼明月凌沧洲,海水可煮人间愁。
碧城落花昨已扫,彩云飞下白玉楼。
明镜朱颜岂长好,当筵且脱千金裘。
东风饮汝一杯酒,莫遣桃花笑不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一位风流少年的豪情与愁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我们可以分几个层面来理解:

1. 春日意象:开篇用"玉笛飞春寒""芳草夜绿"等画面,营造出江城暮春微寒又生机勃勃的氛围。紫兰、东风、落花等意象串联起整个春天的气息。

2. 少年豪情:诗中少年形象鲜明——他纵情音乐(鸣筝、楼头一曲)、饮酒买醉(十千买醉)、骑马游荡(紫骝嘶鸣),展现出不羁的青春活力。"海水可煮人间愁"这样夸张的想象,更凸显少年意气。

3. 时光感悟:"韶华弹指""明镜朱颜岂长好"等句流露出对青春易逝的敏锐感知。少年看似放纵,实则对生命短暂有着清醒认识。

4. 浪漫主义手法:诗人运用大胆想象,如"醉呼明月凌沧洲""彩云飞下白玉楼",将现实饮酒场景与神话仙境交融,形成奇幻美感。

5. 情感矛盾:表面是欢宴(当筵脱千金裘),内里却藏着"歌哭谁知己"的孤独,以及"人间愁"的沉重,展现青春特有的甜蜜与忧伤交织的复杂心理。

全诗以春景起兴,通过音乐、美酒、骏马等意象,塑造出一个既纵情享乐又心怀惆怅的少年形象,最终以"莫遣桃花笑不休"的洒脱姿态收尾,留下余韵。这种对青春生命力的歌颂与对时光流逝的叹惋,正是打动人心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