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和张伯起郊园感怀

泽国风光何处好,伍胥祠下百花洲。
相看只隔盈盈水,怅望还生渺渺愁。
正是湖山凝远眺,可堪云日丽清秋。
何当独买扁舟去,茶磨山前烂漫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画卷,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向往自由的心境。

开头两句"泽国风光何处好,伍胥祠下百花洲"直接点明地点——江南水乡最美的地方就在伍子胥祠堂附近的百花洲。这里用历史人物伍子胥的祠堂作地标,既交代了具体位置,又增添了历史厚重感。

"相看只隔盈盈水,怅望还生渺渺愁"这两句很巧妙。诗人与友人虽然只隔着一条小河,却因不能相见而心生惆怅。"盈盈水"形容水面清澈,"渺渺愁"则把无形的愁绪写得如在眼前,形成鲜明对比。

五六句"正是湖山凝远眺,可堪云日丽清秋"转入写景。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湖光山色美得让人驻足远望。"凝"字用得极妙,既写景色的凝固之美,也暗含诗人出神凝望的状态。

最后两句"何当独买扁舟去,茶磨山前烂漫游"突然转折,表达了诗人想要独自乘船、去茶磨山尽情游玩的愿望。这里的"烂漫"不是指花朵,而是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游玩状态,透露出诗人对逍遥生活的向往。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明明眼前是绝美秋景,诗人却因思念友人而愁绪万千,最终又生出独自远游的念头。这种复杂情感的层层递进,让诗歌既有画面美,又充满人情味。诗人用"盈盈水"对"渺渺愁",用"凝远眺"对"丽清秋",把江南秋色与内心感受完美融合,读来清新自然又余韵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