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白鹿洞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先贤的敬仰。
首联"古洞云封山正阴,攀藤负石此登临"写的是白鹿洞被云雾笼罩,山路阴凉,作者攀着藤蔓、踩着石头艰难登山的情景。这里通过"云封""攀藤负石"等词语,生动展现了登山的不易和山洞的神秘感。
颔联"双峰削剑雄中外,五老当头壮古今"是写景的精华。作者看到两座山峰像削尖的宝剑一样雄伟,五老峰巍然耸立,气势磅礴。这里用"雄中外""壮古今"的夸张手法,突出了山峰的雄伟壮观。
颈联"入室颙瞻先圣像,登台惭愧昔时心"转入抒情。作者进入洞中瞻仰先圣的塑像,登上高台时却因自己过去的不足而感到惭愧。这里展现了作者对先贤的敬仰和自我反省。
尾联"十年梦寐今方见,终老生涯只处寻"是情感的升华。作者说这个地方是他十年来梦寐以求的,如今终于得见,愿意在这里终老。表达了对此地的极度喜爱和向往。
整首诗从登山写起,到见景生情,再到抒发感慨,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风光的生动描绘,又有对人文精神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圣地的崇敬和向往之情。诗中"削剑""五老"等比喻形象生动,"惭愧""梦寐"等情感真挚动人,读来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震撼和虔诚。
蔡沆
宋建州(1159~1237)建阳人,字复之,号复斋居士。蔡渊弟。父蔡元定以外表兄虞英无子,与之为嗣,更姓名虞知方。及领乡举,从母命归宗。尝从朱熹学。官至文林郎、两浙运干。有《春秋五论》、《春秋衍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