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季思别业
性本耽幽寂,自然爱丘园。
时复执道书,独坐当南轩。
清风池上来,有客閒叩门。
共坐竹林语,萧然酌一尊。
隔溪闻犬吠,杂以樵者言。
斜日返深巷,鸟雀林中喧。
出门忽自得,缓步忘远村。
归途殊眇眇,月白萝阴繁。
时复执道书,独坐当南轩。
清风池上来,有客閒叩门。
共坐竹林语,萧然酌一尊。
隔溪闻犬吠,杂以樵者言。
斜日返深巷,鸟雀林中喧。
出门忽自得,缓步忘远村。
归途殊眇眇,月白萝阴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热爱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日常场景。
诗中的主人公天性喜欢安静,钟情于田园生活。他常常手捧道家书籍,独自坐在朝南的窗前读书。这时清风吹过池塘,有朋友来敲门拜访,两人就一起坐在竹林里边聊天边小酌。远处能听到溪对岸的狗叫声,夹杂着樵夫说话的声音。
太阳西斜时,巷子里变得幽深,林中的鸟雀开始喧闹。主人公出门散步时感到十分惬意,慢悠悠地走着都忘了离家有多远。回家路上景色朦胧,月光下藤萝的阴影显得格外茂密。
全诗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展现了隐士淡泊宁静的生活状态:读书、会友、听自然声响、随意散步。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却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满足与自在。诗中"清风"、"竹林"、"月光"等意象共同营造出清新淡雅的意境,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这种远离尘嚣的闲适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