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鸥波夫人碧城摘句图

明珠作佩玉为台,锦字回文妙剪裁。
春到牡丹才国色,人言太白是仙才。
定知燕寝焚香坐,如见鸾冈写韵来。
我是碧城诗弟子,焚香一读一徘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女(鸥波夫人)的优雅形象和她创作的诗词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她的仰慕之情。

前两句用明珠、美玉、精致锦缎比喻鸥波夫人的才华横溢,说她写诗就像用最珍贵的材料裁剪出华美的衣裳。"回文"是一种可以正反诵读的诗体,这里暗示她的诗句精妙绝伦。

中间四句用两个生动比喻:先说她的诗像春天盛开的牡丹那样国色天香,又像诗仙李白的作品那样超凡脱俗。接着想象她焚香静坐的优雅姿态,仿佛看到仙女在凤凰栖息的山冈上写诗。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作者自称是鸥波夫人的学生,每次读她的诗都要焚香致敬,反复品味舍不得放下。"一读一徘徊"这个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了读者被诗句深深吸引的状态。

全诗通过华美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既赞美了才女的诗作,也展现了古典诗词令人沉醉的魅力。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焚香读诗的细节,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好诗词带给人的精神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