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对知识和内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
首先,“此心为地把书耕”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作者把读书学习比作耕种土地,意味着他用心地投入到知识的获取中,就像农民辛勤耕耘一样。这里强调的是对学问的执着和努力。
接着,“若问生涯指六经”中的“六经”指的是古代的经典著作,作者在这里表示,如果有人问他的生活目标是什么,他会指向这些经典书籍。这表明作者的生活重心在于学习和传承古代智慧。
然后,“欲语世人真富贵”这句诗,作者想要告诉世人什么是真正的富贵。这里的“富贵”不仅仅是指金钱和物质上的富足,更多的是指精神上的富足和内心的满足。
最后,“胸中珠玉又无形”这句话,用“珠玉”来比喻珍贵的知识和智慧,而这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于人的内心。作者通过这句话强调,真正的财富是无形的,是内在的修养和学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和内在的丰富,而不是仅仅追求物质上的财富。它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注重精神成长的生活态度。
黄庶
宋洪州分宁人,字亚父。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