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应甘露诗

圣皇御宝历,玉帛朝明堂。
深仁沾草木,大孝孚穹苍。
太和既旁达,瑞应斯昭彰。
天乳见氐北,璿霄丽光芒。
孝陵蔚佳树,甘露发奇祥。
萦枝湛玉液,泫叶垂琳琅。
璀璨若联壁,涓洁如疑肪。
甘比饴饧美,馨同郁鬯芳。
囊封献天子,龙颜喜洋洋。
金盘映朝日,玉瓮涵秋霜。
灵篇纪天酒,瑞牒传神浆。
登之荐宗庙,颁赐群臣尝。
一咽清肺腑,三呼感恩光。
明时信多瑞,灵贶尤非常。
上天昭圣德,万寿益永昌。
微臣瞻盛事,作颂歌虞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歌颂皇帝仁德、赞美祥瑞景象的宫廷颂诗,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主题思想: 通过描写树上凝结甘露的吉祥景象,歌颂皇帝的仁德感动上天,从而降下祥瑞,表达对太平盛世的赞美。

内容分解: 1. 背景铺垫(前6句): - 皇帝治理国家英明,天下人带着礼物来朝拜。 - 皇帝的仁德连草木都受到恩泽,孝心感动了上天。 - 因为社会和谐,所以上天降下明显的祥瑞征兆。

2. 祥瑞描写(中间12句): - 重点描写孝陵(皇家陵园)树木上凝结的甘露: - 像玉液挂在枝头,像宝石缀在叶尖 - 晶莹如珍珠,纯净似油脂 - 味道比糖浆还甜,香气赛过美酒 - 把这祥瑞装盒献给皇帝,皇帝非常高兴 - 用金盘玉瓮盛放,记录在皇家档案里 - 先祭祀祖先,再分给大臣们品尝

3. 升华赞美(最后8句): - 大臣们吃了甘露后神清气爽,高呼感恩 - 强调这是太平盛世才有的特殊祥瑞 - 认为这是上天对皇帝美德的肯定 - 诗人自谦地说要写诗记录这堪比尧舜时代的美事

艺术特色: - 比喻生动:把甘露比作玉液、珠宝、油脂,让人直观感受到它的珍贵美丽。 - 层层递进:从自然现象→政治寓意→仪式感→情感升华,逻辑清晰。 - 典型宫廷诗风:辞藻华丽,多用"玉""金""龙"等富贵字眼,体现皇家气派。

现代启示: 虽然这是古代对统治者的歌功颂德,但诗中反映的"仁政得民心""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以及用美好事物象征社会理想的表现手法,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中描绘的晶莹甘露景象,也展现出古人观察自然的独特审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