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太阳初升时的壮丽景象,语言生动直白,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写日出前的蓄势待发:
"光辣达"用口语化的表达,让人仿佛看到太阳在云层后憋着劲要发光的样子;"千山万山如火发"的比喻特别形象,就像无数山头突然被点燃,瞬间亮起来。这两句把光与热的爆发感写得活灵活现。
后两句展现太阳的威势:
"须臾"强调速度之快,太阳一眨眼就跃上天空;"逐却残星赶却月"用拟人手法,把太阳写成霸道的主角,星星月亮像配角一样被赶下舞台。一个"赶"字特别有动感,让人感受到朝阳的蓬勃生命力。
全诗最妙的是把自然现象写成了一场精彩的戏剧:太阳是主角,群山是舞台,星星月亮是退场的演员。诗人用简单有力的动词(出、发、走、逐、赶),配合夸张的比喻(如火发),让普通的日出场景变得气势磅礴。这种将平凡事物写出英雄气概的手法,正是这首诗打动人心的地方。
赵匡胤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宋太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年轻时曾经在少林寺学习武术。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死后葬于郑州巩义宋陵之永昌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