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草堂四首为刘大司马作
唐朝绿野相,宋代独乐公。起居候夷狄,姓氏传儿童。
古人不可作,谁是间世雄。我公后其人,德业正尔同。
来为下览凤,去若冥飞鸿。完名归造物,一节见始终。
区区汉两疏,图画未足工。东山在何许,亦在东门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名叫刘大司马的官员,把他比作历史上的贤臣名相,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前四句用两个历史名人作对比:
- "唐朝绿野相"指唐朝名相裴度,他在洛阳建绿野堂,退隐后仍心系国家。
- "宋代独乐公"指北宋司马光,他建独乐园,品格高尚。
诗人说这些古人的事迹连小孩都知道,但现在找不到这样的人物了。
中间部分赞美刘大司马:
- 说他继承了古人的美德,像凤凰一样降临人间("下览凤"),又像大雁一样悄然离去("冥飞鸿")。
- 他的名声归于上天("造物"),一生保持高尚节操("一节见始终")。
最后用典故衬托:
- 说汉代疏广、疏受两位贤臣的事迹,就算画成图画也不足以展现他们的美德。
- "东山"既是实指刘大司马的居所,也暗喻他像东晋谢安一样隐居东山却心系天下。
全诗通过古今对比,用凤凰、大雁等意象,赞美刘大司马德才兼备、淡泊名利的品格,表达了对这种高尚人格的向往。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对贤者的敬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