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翁画灰教儿书,娇儿赤骭玉雪肤。
厥妻曝日补破襦,弊筐何有金十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寒却温馨的家庭场景,用白描手法展现了普通人家的生活细节。

第一句"乃翁画灰教儿书":老父亲用炉灰在地上划字,教孩子读书认字。没有纸笔就用最原始的方式教学,体现了清贫中的坚持。

第二句"娇儿赤骭玉雪肤":光着腿的孩子皮肤白嫩如玉。通过孩子娇嫩的肌肤反衬出家境的贫寒,连完整衣物都难以置办。

第三句"厥妻曝日补破襦":妻子在太阳下缝补破旧的短袄。这个细节既说明衣服破旧需要缝补,也暗示可能连灯油都匮乏,只能借日光干活。

最后"弊筐何有金十奴":破旧的筐里哪有什么金银财宝。用自嘲的口吻点明家徒四壁的现状,但前面三句的温暖场景又让这种贫困显得不那么苦涩。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画灰教学""日补破衣"等具体生活细节,让读者真切感受到贫寒
2. 在困顿中透着一家人相濡以沫的温情
3. 最后一句的自嘲带着豁达,使全诗在写实中透着超脱
4. 通过"玉雪肤"与"破襦"的对比,形成强烈画面感

这种描写普通人坚韧乐观生活的作品,能让现代读者也产生共鸣,感受到困境中的人性光辉。

徐得之

临江军清江人,字思叔。徐梦莘弟。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历官有声誉,部使者以廉吏荐。官至通直郎。有《左氏国纪》、《史记年纪》、《鼓吹词》、《郴江志》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