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的孤独感受,充满旅途中的萧瑟和离别的哀愁。
开头两句"北风何意揽征裘,无奈浮生寄远游"是说:北风故意拉扯着我的衣袍(暗示旅途艰难),人在世间漂泊本是无奈之举。这里用拟人手法,把北风写得像在故意刁难旅人。
三四句"江涌乱云烝赤壁,客乘疏雨过黄州"描绘了一幅动态的旅途画面:江上乌云翻滚,赤壁笼罩在雾气中,旅人冒着小雨经过黄州。通过"乱云""疏雨"这些意象,烘托出漂泊的不安感。
五六句"尊前涕泪三湘暮,别后音书九塞秋"是情感的高潮:酒宴上想到分离不禁落泪("尊前涕泪"),分别后连书信都带着边塞的秋意(暗示音信稀少)。"三湘""九塞"点明相隔之远,时间上"暮"和"秋"都给人凄凉感。
结尾"我向燕台望乡国,飞鸿落木使人愁"最动人:站在燕台回望故乡,只见南飞的大雁和飘落的枯叶,这份萧瑟让人愁绪万千。"飞鸿"常指书信,"落木"是秋天象征,两者叠加强化了思乡的沉重。
全诗妙在把地理名词(赤壁、黄州、三湘、九塞、燕台)串成漂泊轨迹,用风雨、暮色、秋景层层渲染愁绪,最后用雁群和落叶的画面收尾,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可视可感。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想家",但每个景物都在替他诉说孤独。
吴国伦
(1524—1593)明湖广兴国人,字明卿,号川楼、南岳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以赠杨继盛丧礼忤严嵩,谪南康推官,调归德,旋弃官去。嵩败,再起,官至河南左参政,大计罢归。才气横放,好客轻财,工诗,与李攀龙等号“后七子”。归田后声名更盛。有《甔甀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