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林的生动画面,充满野趣和禅意。
前两句写猛兽的踪迹:雨后溪边出现老虎脚印,云朵飘回岩洞时仿佛藏着龙的威严。这里用"虎迹""龙威"这种夸张的比喻,突出山林的原始野性,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力量。
后两句转到人文景观:古寺的钟声在暮烟中回荡,樵夫的笛声惊起江边飞鸟。"敲残日"这个说法很妙,把钟声比作敲打夕阳的锤子,让人仿佛看见钟声震碎晚霞的画面。最后樵笛与飞鸟的动静结合,给整幅画面增添了灵动的气息。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给山林猛兽的特写,再拉远展现古寺钟声里的黄昏,最后用飞鸟作为点睛之笔。诗人把野兽、寺庙、樵夫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巧妙串联,既有粗犷的山野气息,又带着超脱的禅意,让人读后既感到自然的壮美,又体会到闲适的意境。
陈自新
陈自新,字贡父,号敬斋,宁德(今属福建)人。通五经,精于《易》学,弟子从游者甚众。宋亡隐居。有《起兴集》,已佚。事见明嘉靖《宁德县志》卷四。今录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