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崔嘉彦

厌踏千山折,欣逢屋数椽。
衣冠存古制,松雪对华巅。
自漉瓮中酒,仍烹涧底泉。
桃源疑此是,不必问神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厌倦奔波后找到心灵归宿的隐士生活,充满质朴自然的田园情趣。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写诗人厌倦了翻山越岭的辛苦跋涉,欣喜地发现几间简陋茅屋。这里的"千山折"暗示长期漂泊的疲惫,"数椽"指代简朴的居所,形成强烈反差。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隐居生活:主人穿着古朴的衣冠,白发如雪与青松相映成趣。喝着自家酿的瓮中酒,用山涧清泉煮茶。这些细节充满生活气息,"自漉""仍烹"两个动作尤其生动,展现自给自足的满足感。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诗人觉得这里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根本不需要去寻找什么神仙。用"疑"字表达恍如隔世之感,"不必问"三字干脆利落,表明对现实生活的完全接纳。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传递出返璞归真的人生智慧。诗人把简陋的茅屋写得如同世外桃源,其实是在说:真正的仙境不在远方,而在知足常乐的心中。这种将平凡生活诗意化的写法,正是古代隐逸诗的魅力所在。

张栋

张栋,高宗绍兴间郑安恭知邵州时,知邵阳县。事见《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三引《邵阳志》。今录诗三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