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收时节农民辛勤劳作的画面,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刈稻家家出,腰镰处处同"直接点明秋收的繁忙景象:家家户户都出来割稻子,人人腰间别着同样的镰刀。这里用"家家""处处"的重复,强调了农忙的普遍性。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色彩对比展现丰收场景:"烟芒千顷白"写稻田在阳光下泛着银白光芒,"霜粒半庭红"则描写晒场上稻谷堆积如红霞。诗人观察到牛一年到头的辛劳("毕岁知牛力"),也想到秋收后祭祀谢神的传统("他时见蜡功")。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同情:诗人怜悯那些辛苦干活的年轻人("作劳怜竖子"),同时为自己这个不事生产的主人感到惭愧。这种自省让诗歌超越了单纯的田园描写,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尊重。
全诗就像一张老照片,既记录了农忙时节的热闹场景,又透过表象捕捉到劳动者与旁观者之间微妙的情感互动,让今天的读者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农耕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