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杨明府拟作登端州东门浮屠诗

南出福字堂,东赴丰乐堤。马首立突兀,阴到龟峰西。

初若入地窟,将次盘天梯。仰高眼酸黑,忍冻南雾迷。

蜗螺渐逼窄,顶踵相攀跻。浩然诸天宽,始见千峰低。

牂牁五千里,蠕蠕悬白霓。苍梧一点烟,昆仑但丸泥。

西风中原外,秋色来萋萋。寒峡束百粤,其下巢蛟鲵。

何年倚天剑,一划分沟蹊。遂令万古流,忿怒争排挤。

大地莽牢落,半空留笑啼。迢遥后人心,境在感亦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端州东门浮屠(佛塔)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登塔过程中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下面逐句分析:

1. 南出福字堂,东赴丰乐堤。马首立突兀,阴到龟峰西。 - 诗人从福字堂出发,向东走向丰乐堤,骑着马经过的地方显得异常陡峭,朝着西面的龟峰方向前进。 2. 初若入地窟,将次盘天梯。 - 起初,诗人感觉像是进入了地下洞穴,接着开始攀登宛如天梯的陡坡。 3. 仰高眼酸黑,忍冻南雾迷。 - 攀登过程中,向上望去,眼睛都感到酸痛,还要忍受南风吹来的寒冷雾气。 4. 蜗螺渐逼窄,顶踵相攀跻。 - 路越来越狭窄,仿佛蜗牛和螺蛳的壳,诗人两脚并拢,一阶一阶艰难地向上攀爬。 5. 浩然诸天宽,始见千峰低。 - 脱离狭窄的道路后,突然视野开阔,看到许多山峰显得很低矮。 6. 牂牁五千里,蠕蠕悬白霓。 - 表达了牂牁(古代地名)地区广阔,白霓(白色云霓)在半空中飘动的姿态,形象生动。 7. 苍梧一点烟,昆仑但丸泥。 - 苍梧山(在今广西境内)像烟一样渺小,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山)则显得像丸泥一样微不足道。 8. 西风中原外,秋色来萋萋。 - 秋天的凉风吹拂,从中原地区带来一片苍翠的秋色。 9. 寒峡束百粤,其下巢蛟鲵。 - 寒冷的峡谷夹着百越之地(古代泛指南方),其下方栖息着蛟龙和鲵鱼。 10. 何年倚天剑,一划分沟蹊。 - 诗人想象有一把倚天剑,划开了山谷,形成了现在的道路。 11. 遂令万古流,忿怒争排挤。 - 这把剑使万古江河争流,显得愤怒而激烈。 12. 大地莽牢落,半空留笑啼。 - 地面显得荒凉而广阔,半空中留下诗人欢笑和感叹。 13. 迢遥后人心,境在感亦齐。 - 未来的人们可能会有远行的感慨,但面对如此壮丽的景象,感受也会变得一致。

整首诗通过对登山过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以及面对壮丽景色时内心的震撼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想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人的豪情与豁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