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清慢 阮亭招观竞渡竟日,即席同方坦庵、楼冈、邵村、唐耕坞诸先生分赋,用晁次膺韵

官阁昼凉初歇雨。
正逢令节重五。
栀子榴花齐放,香消清暑。
为吊灵均作赋,恰随处、岁时荆楚。
年年绣鹢朱旗,最难逢、酒龙诗虎。
僧弥年少多才,况佐节、扬州风流霞举。
拾艾采兰,多少鹄俦鸿侣。
看尽鱼龙曼衍,舞回鹘、歌残白苎。
留髡送客,便日落、莫催津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端午节的热闹场景,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和诗人的情感。

首先,诗的开头提到“官阁昼凉初歇雨”,意思是说在官府的楼阁里,白天的炎热因为刚下过雨而变得凉爽。接着,“正逢令节重五”点明了时间,正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诗人用“栀子榴花齐放”来形容节日的景象,栀子花和石榴花同时盛开,香气四溢,驱散了夏日的暑气。

接下来,诗人提到“为吊灵均作赋”,灵均指的是屈原,端午节正是为了纪念他。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同时也提到“恰随处、岁时荆楚”,意思是说这种纪念活动在荆楚地区(屈原的故乡)非常普遍。

诗中还提到“年年绣鹢朱旗”,绣鹢和朱旗都是端午节常见的装饰,象征着节日的喜庆。诗人感慨“最难逢、酒龙诗虎”,意思是说在这样的节日里,难得遇到像酒龙诗虎这样有才华的人,大家聚在一起饮酒作诗,非常难得。

然后,诗人提到“僧弥年少多才”,僧弥指的是年轻的僧人,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他的朋友,年轻而有才华。接着,“况佐节、扬州风流霞举”描绘了扬州的风流人物,他们在节日里显得格外光彩照人。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拾艾采兰”,这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人们会采集艾草和兰花来驱邪避灾。诗人用“多少鹄俦鸿侣”来形容参与活动的人们,他们像天鹅和大雁一样结伴而行,场面非常热闹。

最后,诗人描绘了“看尽鱼龙曼衍,舞回鹘、歌残白苎”的场景,鱼龙曼衍指的是各种表演,舞回鹘和白苎则是舞蹈和歌曲的名字。诗人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节日的丰富多彩。

诗的结尾“留髡送客,便日落、莫催津鼓”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留恋,他不愿意让客人离开,即使太阳已经落山,也不愿意催促他们启程。津鼓是古代用来报时的鼓声,诗人希望时间能慢一点,让这美好的时光延续得更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和诗人对节日的热爱与留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传统习俗和人物活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节日的欢乐和美好。

0